《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-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》发布

2025年9月4日   来源:国际产业网

 

 

 

工信部消息,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、基础性、先导性产业,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、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,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并印发《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-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

 

《方案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立足新发展阶段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强化改革导向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。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,优供给、扩需求、强创新,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。

 

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、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,深化产业内生动力,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沉稳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,提振产业发展信心。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枢纽等“硬实力”,加强标准、品牌、生态等“软建设”,保持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。

 

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,提高行业治理能力,尊重市场规律,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、相互补充、相互协调、相互促进的格局。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,巩固已有产业规模,培育壮大新兴增长点,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。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相结合,提升高端供给能力,优化重点领域产业布局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。坚持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相结合,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,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,深度嵌入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分工体系。

 

2025-2026年,主要预期目标是:规模以上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%左右,加上锂电池、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%以上。

 

到2026年,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,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,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,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%,个人计算机、手机向智能化、高端化迈进。

 

 

 

 

(责任编辑  胡杨)